三公司中南分公司长沙消费电子产业园项目建设刷新“开福速度”
三公司中南分公司长沙消费电子产业园1.1期项目作为长沙17个制造业标志性重点项目之一,建成后将为长沙打造一个世界级消费类电子终端产品及装备研发、制造基地,在长沙城北建设一个布局合理、功能齐全、宜居宜业、产城融合的现代化产业新城。短短半年时间,由三公司中南分公司承建,总建筑面积超过70000㎡的多层厂房项目拔地而起,不经意间,在我们身边创造出了“开福速度”。让我们跟随笔者的镜头,一起探寻项目“背后的故事”。
科学施工 刷新开福新速度
技术经理柏石豪回忆说:“刚到项目时这里还是一片黄土。在没有基准点的情况下,我和技术部的兄弟们靠着柴刀和gps,在一座坟头上找出了项目的边界点。扛着水准仪和全站仪做好了方格网的标高测量,为甲方规划土方平衡,项目如期进场打下了夯实基础。”项目部8月1日进场,8月3日地块正式移交,工期只有191天,距离封顶仅119天。项目全体员工齐心协力、迎难而上,15天完成项目临建,7天完成3.3万平方米强夯工程,10天完成1100根工程桩施工……全体管理人员采取24小时3班倒,做到人歇机不停歇。
面对极度短缺的人手和错综复杂的现场环境,生产经理陈佳为了能在第一时间解决现场的问题,将自己的家搬到了车上。白天在现场上班,晚上在车上值班,一天24小时不间断的守在现场。终于项目临建工程在15天内建设完毕,而这背后是他在现场连续15个日日夜夜的坚守。
攻坚克难 助力完美履约
据项目经理唐睿介绍说:“好不容易项目建设进入平稳推进期,我们准备撸起袖子大干特干一场时,由于政府和业主对厂房的功能规划存在较大调整,项目停工了。这无疑给满腔热情的我们迎头浇了一瓢冷水,面对严峻的现场形势,我们只能化被动为主动。”在唐睿的指导下,商务部、物资部联动,及时将现场材料调拨至周边项目,避免增加项目成本。技术部兵分两路,一边对接设计院商议撰写调规可行性建议,一边再次优化图纸工序及平面布置。
经过多方协同联动,项目最终在9月30日实现全面复工。大型厂房屋顶结构找坡,金刚砂地面一次成型等新技术运用;正式消防给水系统代替临时消防给水系统;室外围墙栏杆、园区道路、路灯、排水、排污管网永临结合,部分景观绿化提前施工替代裸土覆盖;“绿色黑科技+永临结合”的建设思路也在此阶段正式确立。
最终,1#生产车间7天完成3万3千平方米强夯施工,10天完成1030根桩基施工,15天完成内部道路及永临结合施工,50天完成主体结构封顶,25天完成外墙装饰装修。2#生产车间自2020年11月11日第一块底板浇筑开始,62天即完成近3.2万平方米主体结构施工。
追求极致 打造央企口碑
早在承接项目之时,公司就对项目难度进行了充分估计,配备了优质团队,做好了打硬仗的准备。“进场之前我们就知道这个项目很难,工期紧、受关注度高,幸亏,我们不辱使命,圆满的完成了前半段的考验。”项目经理唐睿这样评价前阶段的工作。
2020年8月、10月、11月,多层厂房项目三次斩获集聚区“房建工程大会战月冠军”称号。11月22日,多层厂房1#生产车间提前10天封顶。12月30日,承接长沙市重大产业项目建设观摩会,并获得现场参观人员一致好评。2021年1月13日,多层厂房2#生产车间克服长沙寒潮极端天气顺利封顶。的确,这点滴的成绩都是对项目前阶段工作的肯定。
“后阶段,我们也会继续发挥最强团队管理优势、实行最严监管。”唐睿介绍到。长沙消费电子产业园项目已全面进入装饰装修阶段,自从2月18日复工以来,项目部坚持防疫、复工两手抓,在落实安全生产的前提下,协调多方力量,根据节点要求倒排工期,抢抓有利天气,开足马力提速工程建设,力争顺利完成“3.30”2#生产车间交付节点。
现如今,两栋白色立面的厂房已经吸引了多家创新能力强、发展潜力大的企业想要入驻,据悉,建成后仅核心龙头企业一家用工就达6万人,将推动沙坪片区快速建成一座10万人口的产业新城。
2021年,是“十四五”开局之年,围绕由“北富”晋级“北强”的目标,“十四五”期间开福区将以产业立区、教育强区、人才兴区,雕琢品质城区,着力打造“一高地三中心”,构建“一核三带十片区”经济发展格局。项目部也将秉承央企精神,充分发挥快速建造优势,高质履约, 助力打造青竹湖路、中青路现代物流、新型消费类电子产业带。(甘填甜)